回首页
Menu

新闻中心

News and Media

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在“变”与“不变”中寻求不败之道
作者:admin时间:2016-5-4 文章来源:无锡日报

是一种什么样的基因,让一家企业在历经30多年风雨后依然基业长青?深耕制造业数十载的双良何以成功转型为一家制造服务“合体”企业,将服务覆盖至400万人口——

在“变”与“不变”中寻求不败之道

——“产业强市·企业观潮”全媒体系列调查报告之四


□本报记者 刘杨 江山 千里

□点评嘉宾:市委党校 蒋佳林教授


炙手可热的上海迪士尼乐园,一票难求。开园客流预计1000万人次的“魔法王国”如何实现完美运转?双良集团参与制定的上海迪士尼环保能源方案,将使迪士尼度假区的总体能效提高一倍,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7.5万吨。而双良自主研发的技术,仅一个项目就获得专利17个。
有着致胜市场30余年的核心产品,龙头地位无从撼动,还需要做什么?双良给出的答案是“变”。
变,以一种独特的基因存在于双良肌体的每个细胞,机敏活跃。细读双良,能时时感受到“变”中亦有“不变”,沉稳中尽显纵横千里的大家风范。从当初安身立命的企业追求——品质优良、服务优良,到今日企业奉行的“资产优良、盈利能力优良”,正是在“变”与“不变”的互动互补中,双良探索出了一条契合自身特点的不败之道,成为中国企业界的一棵“常青树”。

“百变”双良:从“管家”“专家”“大家”三重身份看企业的格局之变

身高不过100毫米,体重仅有326克,眼前这款名叫“布丁”的迷你机器人身材虽小,本事可不小。不仅可以与人进行语音交互,一双“大眼睛”还能进行360度的家庭安防监控,带追踪监控和警报功能,并且还能智能识别家人,只要通过手机连接它,你就可以轻松拥有一个机器人管家。
这款萌态十足的智能机器人,竟然和有着30多年历史的传统企业——双良集团有限公司有着莫大渊源。
以科技创新为本的双良,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正做着智能化的积极探索。公司新成立的慧居科技股份公司,就是在城市集中供热的基础上,依托传统领域的广大客户群体与供暖管理经验,结合互联网技术、以“布丁”这样的智能机器人等软硬件为工具,为社区用户、企事业单位提供一站式智能居家整体解决方案与综合服务。
在大多数人眼里,双良是一个稳重的“中年人”,一个以制造空调设备闻名的传统老牌企业。如今,却转身变成一个极具时尚气息的“年轻人”。
这是一个崭新的双良。如果说产品的快速更迭已颠覆了人们对于双良的惯常印象,那么从单一的溴化锂制冷机制造商,转变为亚太地区首屈一指的节能环保系统集成商、投资运营商和能源服务商,这样的角色变化更令人吃惊:在西北热土上,双良是一流的城市集中供热“管家”;在乡镇农村,双良扮演起智能污水治理的“专家”;在迪士尼游乐场,双良又摇身变为能源管理的“大家”……
“百变”双良,以自己的方式不断契合着时代的脉搏,展示其与众不同的转型意识和强大能力。
“当年做空调时,尽管每天进账利润的数字非常好看,但我们还是毅然决定寻求新的变革。”双良集团副总裁缪文彬说,从2007年第二次转型开始,我们就聚焦绿色、健康,走国际化之路。而当下的双良,已成为城市治水、治霾、节能等领域的“先行者”。
除了产品,双良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创新演变,“卖产品不行卖系统、卖系统不行卖运营,商业模式一定要跟进,产品技术、市场策略、商业模式协同跟进发力,形成组合拳,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缪文彬告诉记者。
顺应潮流而变,面向市场而变,不断变化之中的双良,就这样步步攀升,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百强。
“如今的双良应该是一个混合型企业,你可以说双良是绿色化、服务化的,也可以说是智能化、高端化的”,缪文彬说。不同面相的呈现,正是双良不断锐意转型所带来的结果。而不断的变革,使双良始终保持着敏锐的市场嗅觉和生命力。
点评嘉宾:“功夫好”才能“变得快”。当今进入全球500强的企业绝大多数都实施较为保守的财务政策。双良集团从制造商,到节能环保系统集成商、投资运营商和能源服务商的精彩转型,靠的是其“资产优良、盈利能力优良”经营准则的强力支撑和精准实施。只有财务政策稳健、资产流动性好,才能蓄积企业“冲刺”发展的新动能,当发展机遇来临时,先人一手稳获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丰厚“红利”。世界新技术产业化的高频涌现,新市场的不断开辟,会给无锡企业发展带来许多机遇,但理性地判断机遇背后潜在的风险,在强烈危机意识中保持企业发展的战略定力,以智慧探索企业跨越式发展的路径,乃是经济新常态下无锡企业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秘笈。

“不变”双良:从“同心多元化”看双良产业的战略定位

“狠赚一把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互联网时代,‘客户’就是我们的最大资源。今日的双良服务人口已达到400万,30多年来双良积累的3万多客户和数据,就是一座‘金矿’,而这也正是双良盘活存量实现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缪文彬说。
双良的不断“变脸”,植根于企业与生俱来的一种创新基因,俯瞰双良,一个“同心多元”的画面已然呈现在眼前。双良的发展之路,是一条以不变应万变,始终围绕能源主业延伸扩展发展空间的稳健之路。
事实上,“同心多元化”战略在产业界并不陌生,但要使这个圆在扩张中更有张力,绝非易事。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必须先把‘心’做大做强。”缪文彬说,这个“心”就是环保能源产业,这个核心战略我们不会变,无论是基于物联网的农村分散污水处理,还是智能化的“布丁”,都围绕节能环保领域展开。环保能源的市场实在是太大了,仅农村污水处理到流域治理,就是一个万亿级的巨大市场。
围绕核心,精准画圆。从中央空调到热泵到空冷、海水淡化、换热器、燃煤超低排放、农村污水处理……一流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快速的市场响应能力,使双良有足够的底气围绕主轴向外层层拓展。
点评嘉宾:“根扎得深”才能“枝繁叶茂”。面对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无锡企业发展要经得起经济“险恶天气”的击打,需要加大同科研院校技术研发合作,着力技术、工艺、产品的专注化发展。但专注化发展往往会面临技术、市场等“天花板”瓶颈,如果发现瓶颈难以在短期内取得突破性进展,企业要善长“侧根”。“侧根”生长的取向,要紧紧围绕企业做强做大吸收稀缺养分,使“主根”积累足够的能量后,形成刺穿“天花板”瓶颈的强大冲击力。专注化与多元化并不是相悖的两种企业发展战略,关键在“专”的精度和深度,“多”的广度和适度。双良的“同心多元化”发展战略,以及把“心”做大做强、精准画圆的战术智谋,能给无锡企业带来有益的启迪。

握手“共享经济”:互联网时代,必须读懂国际化与资本运作这两个关键词

回顾双良的变革之路,可以看到这个体量庞大的企业不仅总是在市场上“先人一步”,而且转攻新兴产业时一向“稳、准、快”,在很短时间就能做得风生水起。发展的健康指数和扩张的快速推进,与双良对“共享战略”的深刻理解有着很深的关系。
双良的“共享战略”,实践于企业的国际化转型。2014年9月,双良与德国克莱德贝尔格曼电力集团共同投资成立双良克莱德贝尔格曼有限公司,以“双良制造+德国技术”为基础在欧洲建立平台,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强强联合孕育的新产品“空冷钢塔”不仅填补了国内钢塔设计研究空白,更顺利拿下西门子股份公司埃及新首都4800MW联合循环电厂项目4套直接空冷凝汽器和强制通风空冷水冷却器供货合同,合同总金额达5357.8万欧元。这则好消息,对双良空冷器开拓国际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海外技术+双良制造,也将成为双良国外项目及国内部分项目的新常态。
“共享战略”,还体现在双良灵活运作资本的诸多实例。随着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显现,农村污水处理在未来几年内将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一旦政策出台,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的产销将呈爆发式增长局面。去年,双良以最快动作现金收购了有“村镇治水专家”之称的浙江商达环保有限公司,进军农村污水处理领域。商达自主研发的智能农村污水处理系统是目前农村污水处理领域内最为先进的处理模式,该系统目前已在江、浙等3000多个行政村得到推广,市场空间巨大,预计今年商达的利润贡献将超过业绩承诺。
左手实业,右手资本。双良善于用战略眼光研究趋势并提前布局,成立了战略发展委员会,邀请资深经济学家、行业领军人才任顾问,定期研讨发展方向,根据项目投资价值采取不同投资策略,或风险投资,或收购技术,或进行控股型产业投资。从中央空调到新材料、绿色环保产业,再到新兴产业,可以看到双良清晰的发展思路——先有眼光与魄力、后有研究与资本、再有人才与布局,接着超前于市场实现产业化商业化,最终等待产业时代的来临,业绩出现爆发式增长。

缪文彬说:“传统民营企业必须意识到,这是一个资本和实业结合的时代,光靠资本成就不了好企业,光靠实业拓展市场总有天花板,必须两条腿走路。”在产融结合的一次次尝试中,双良迎来了资本引发的实业“聚变”。


点评:善用杠杆才能巧筑发展“新跳板”。资本和信誉是企业“撬动”发展所需资源的重要杠杆,但打造优质信誉是用好资本运作手段的基础。成功构筑立足欧洲、辐射非洲的国际化“新跳板”,通过资本控股快速进军农村污水处理领域,双良集团这种“以资本换时空”,开拓发展新空间,善用杠杆巧筑发展“新跳板”的睿智举措,值得致力于资本运作的无锡实体企业参考和借鉴。